文章来源:0zbz.com
孤独症属于神经系统广泛发育障碍,目前病因未明,所以至今没有治疗孤独症的药物,主要依靠特殊教育和康复的手段进行干预。ASD的干预方法有很多,可以说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300余种方法,当然,符合科学、专业原理、真正有效的方法其实不多,有的方法只是个案报告或经验传说有效,有的方法不但没有效果,还有很大危害,既浪费了金钱,更耽误孩子最宝贵的康复时机。因此,作为孤独症教育康复专业工作者也好,作为孤独症家长也好,非常有必要了解有哪些方法对孤独症干预真正有效。
那么,一种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怎么来评价呢?这个还确实是一个挺专业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比较统一的评估有效的手段是基于循证原理,即基于对证据的评价,根据强弱,证据也是分等级的,请看这个图:
证据等级越高,说明这种方法越有效,这个图是不是和大家的常识差异挺大的,我们普通人最看重的“专家意见”“个体经验”,其实是最弱的证据,也就是说最不靠谱的。
其实,以上这么抽象的,所谓专业的判断方法,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弄清楚,因为有专业的统计学专家给我们做了甄别,以非常专业的循证实践报告呈现给我们了。
那么,孤独症的循证干预实践报告就是帮助我们了解具体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证据不充分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
目前,比较权威的孤独症的循证干预实践报告都是来自美国,一份是《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国家标准项目”第二期报告》,发布于2015年,有点老了,这个报告把孤独症的干预方法分为(1)成熟方法,有14种;(2)正在建立实证基础的“尚在论证中的方法”,有18种;(3)尚未建立实证基础的“不成熟的方法”,有13种,即:
1、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2、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Package)
3、儿童综合行为疗法(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for Young Children )
4、语言训练(表达)(Language Training- Production )
5、示范法(Modeling )
6、自然情境教学法(Natural Teaching Strategies)
7、家长培训(Parent Training)
8、同侪训练法(Peer Training Package )
9、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10、时间表(Schedules)
11、脚本法(Scripting)
12、自我管理法(Self-Management)
13、社会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Package )
14、以故事为基础的干预(Story-based Intervention)
在针对22岁以上的成年人的干预方法中,唯一被确认为成熟的方法只有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另一个最新的孤独症的循证干预实践报告是2020年由美国孤独症循证实践(NCAEP)评审小组发布的,该报告是第二版,第一版发布于2014年。今年报告的有效方法有28种,即:
[01] 基于前因的干预(Antecedent-Based Intervention, ABI)
[02] 辅助和替代性沟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
[03] 行为动量干预(Behavioral Momentum Intervention, BMI)
[04] 认知行为/教学策略(Cognitive Behaviora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BIS)
[05] 对替代行为、不相容行为或其他行为的区别性强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Alternative, Incompatible, or Other Behavior, DR)
[06] 直接教学(Direct Instruction, DI)
[07] 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raining, DTT)
[08] 练习与运动(Exercise and Movement, EXM)
[09] 消退(Extinction, EXT)
[10] 功能行为分析(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FBA)
[11] 功能性沟通训练(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CT)
[12] 示范(Modeling, MD)
[13] 音乐介入干预(Music-Mediated Intervention, MMI)
[14] 自然情境干预(Naturalistic Intervention, NI)
[15] 家长执行式干预(Parent-Implemented Intervention, PII)
[16] 基于同伴的教学和干预(Peer-Bas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 PBII)
[17] 辅助(Prompting, PP)
[18] 强化(Reinforcement, R)
[19] 反应中断/重新定向(Response Interruption/Redirection, RIR)
[20]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SM)
[21]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
[22] 社会故事(Social Narratives, SN)
[23] 社交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 SST)
[24] 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 TA)
[25] 技术辅助教学与干预(Technology-Aid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 TAII)
[26] 延迟(Time Delay, TD)
[27] 视频示范(Video Modeling, VM)
[28] 视觉支持(Visual Supports, VS)
需要说明的是,NCAEP把目前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的干预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综合治疗模式和重点干预实践。综合治疗模式是旨在对孤独症的核心特征产生广泛学习或发展影响的一套实践;重点干预实践则针对一名孤独症学生的单一技能或目标,具有操作性定义,聚焦于具体学习领域,干预时间较短。与2014版报告一致,2020版仅聚焦于重点干预实践部分。
2020版报告关注1990年至2017年发表在英文杂志上的同行评审文章,以及可在线获取的预发表文章。文章具体的筛选标准包括:
1) 研究对象为0-2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
2) 干预环境为典型的教育、家庭、临床或社区环境;
3) 干预方法具有行为、临床、发展和教育性;
4) 干预主体为教师、临床医生、相关服务者、家庭成员、社区工作者与其他研究成员;
5) 研究设计包含至少两种状态(实验与控制/对照);
6) 实验设计类型为实验组设计(如RCT, SAMRT, QED, RDD等)或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如倒返设计, 多基线设计、多探测设计、交替处理、变动标准设计)
7) 研究结果显示出在行为、发展、学业、职业或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影响;
团队选出1282篇文章,随后培训221位审阅者,对文章的质量和所抽取的数据进行审阅,最终保留545篇文章,加上2014版报告所选择的427篇文章,共972篇。
在对最终保留文章进行分析之前,审阅小组确定了循证实践的具体标准:
1) 由至少两个不同的研究者或团队进行的2项高质量实验组研究;
2) 由三个不同的研究者或团队进行的5项高质量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研究,且研究被试总数不少于20人;
3) 由至少两个不同研究者或团队进行的1个高质量实验组研究和至少3个高质量单一被试研究。
以上三条标准,满足任意一条即可。最终,报告总结得到28项循证干预实践。
应该承认,这样的判断方法是非常科学和专业的,所以,由此遴选出来的28种孤独症干预方法也是相当靠谱的。